“养儿防老”是中国人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大多数老年人上了年纪后都会选择投奔儿女,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根据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超过1/3的家庭,老人养老主要依靠子女供养,超过半数老人表示在养老期间期望与子女同住。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期,“421”结构(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渐成主流。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疗保障的提升,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家庭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养儿防老”面临的现实挑战越来越不容忽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催生出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那么,这些养老方式都分别适合哪些类型的老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就是老人把已经付清贷款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数据统计和精算,综合考虑房主的年龄、预期寿命、房产若干年后的价值等因素,定期发给房主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房主去世后,房产出售用于归还贷款,其升值部分归金融机构所有。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适合人群:手头有房,无子女或者不愿意将房产留给子女的老人。
机构养老
严格意义上,养老机构包括敬老院、养老院、光荣院,以及老年公寓。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收的多为农业户口的五保孤老户。养老院主要接收的是城市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的老人。光荣院原名烈属养老院,主要接收无亲属照顾的烈属老人以及孤老伤残军人,孤老复员军人等。除此之外,老年公寓则指的是可以自费入住的养老机构,自主选择性更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选择将老人送入像呵护家这样的一类专业中高端养老机构,让老人在这里获得更多的快乐和疗照护。未来,机构养老将成为新的趋势。
适合人群:喜欢热闹的单身老人。
居家养老
顾名思义,老人在家庭中养老。很多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居住的环境,同时又有自理能力,这部分老人更愿意在自己家中度过晚年生活。但老人们也面临着,如吃饭难和部分行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于是,居家养老还包括入户服务的范畴。通常以街道和社区为主,为老人们提供送餐上门以及入户护理等服务。我国一些城市还具有“居家养老平台”和智能终端组成,外接有线或无线的老人专用呼叫器,可以实现一键拨号功能,提供紧急呼叫求助。
适合人群:子女工作太忙照顾不到或无子女,又不想离开家的空巢老人。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有相似之处,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社区养老具备更为统一的管理。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现社区的在家养老。社区会统一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多种专业服务,同时可进行托老服务,让老人白天在社区过的开心,晚上回家睡得安心。
适合人群:不愿离开熟悉居住环境的老人。
集中养老
农村以乡镇为单位举办养老机构,将村庄的“三无”老人适度集中一起居住养老,由政府来买单。此举可以解决农村老人的众多问题。
适合人群:农村的“无儿女、无固定收入、无法定赡养义务”老人。
异地养老
目前最时尚的养老方式,就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包括候鸟式养老、度假养老、回原籍养老等。老人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和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养老居住地。老人可以到民政局进行申报,异地养老通常以一季度为主,时间长短也可根据老人喜好以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适合人群: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喜欢旅游的老人,旅游养老两不误。
综上,当下养老方式已经非常的多元化,给予老人们的选择余地也很多,但我们仍然要清楚,作为老人,晚年的身体健康固然重要,我们更应该关心的却是他们的心理健康。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就是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不管老人如何选,最重要的是让老人晚年生活舒适、舒心,这才是做子女的尽到了孝道。